先跟大家宣佈一個消息,我之後會開始逐漸把每日Email信的內容整理到網站上去,額外列出一個分類,這個分類就是屬於比較輕鬆一點的,如果你有空的話可以去翻一下。
今天的信件就會成為分類的第一篇文章囉!
雖然文章結構會比較鬆散,比較接近雜談的概念,但裡面仍然時不時會透露許多我對於魔術的想法觀點,或是最近的新體悟。
那麼,就開始今天的內容吧!
---
我教的學生大概分兩種,
一種是魔術相關的學生,另一種是網路創業的學生。(因為我的另一個工作就是教人們行銷創業)
我發現這兩個項目其實有很大的差異。
學習創業,就像是在拼拼圖一樣,如果你沒有把所有拼圖都拼上,少了任何一塊,都不算完整,創業都可以說是失敗了。
所以創業很難,大部分的人都無法成功,因為要顧及太多面向。
就以個人網路創業來說,你需要:
1.一個吸引人的品牌、USP(獨特賣點)
2.基本的網站技術能力
3.進階的文案能力(否則廣告跟產品賣不出去)
4.設計產品本身的能力(不管是課程還是你要賣實體產品)
5.組織的能力(個人工作室就是拼個人管理的能力,大一點的就是組織管理)
6.基本設計的能力(如果全部交給設計師,花費高且不一定能完美達到銷售與設計的平衡)
7.拍攝影片的能力
8.剪輯影片的能力
9.撰寫文章、信件的能力(就像你現在看到的這封信)
如果你只會任何一種,都不能成功創業,至少長期的那種創業是無法。
但魔術呢?
一般人認知的魔術卻只要:
1.知道基本原理
2.稍微練習,學會怎麼操作
3.練該魔術需要的手法(這還不一定,有些魔術幾乎沒手法)
沒了。
所以我認為,創業像拼圖,缺一不可。
但魔術就像食物,單獨就已經有很大的意義。
這樣的好處是
魔術的上手非常容易,幾乎任何人都能學會簡單的魔術,變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但至少有一點點水準的話,自娛娛人是沒問題的。
但這件事同時也是壞處,壞處就是人們會忽略其實「魔術是一種表演藝術」。
既然是藝術,就不會這麼容易學習,需要花時間苦練、研究、構思。
如果把魔術比喻成音樂,就會比較好懂了。
學魔術其實應該要像學音樂一樣,就拿學鋼琴來說。
一開始練一些簡單的曲子,之後再繼續練習更難的曲子。
鋼琴是有所謂的檢定級數可以判斷到底有沒有真的「學會、學得夠深入」。
而魔術應該也是要一開始練習簡單的魔術,之後練習困難的。
慢慢地往上升才是比較健全的學習方式。
但有個問題就是「魔術沒有標準檢定」
所以你無法判斷「自己是不是真的學會」「真的表演的好嗎?」
因為一般觀眾可能看你表演沒破綻,就覺得不錯了。
但實際上可能這段表演有很多地方要加強,
像是台詞、音樂搭配、肢體互動、眼神、演技、反應能力等等等
再加上魔術比起鋼琴,能練的「曲子」實在太多了,所以更沒有一定的標準了。
這樣的情況下,其實比起學鋼琴,學魔術的人大多基礎不好(包括我之前的學習法也是)
魔術的真正基礎並不是你懂多少「套路」,而是你是否有從學習「套路」的過程中學會、建構你的心智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簡單來講就是你對於魔術有系統的Sense。
不然魔術世界有多少「經典」能讓你學?光是World's Greatest Magic DVD系列就有43種經典魔術「套路」給你學。
每一個套路都提供了5~10個甚至更多(像三杯球就一堆)魔術師的版本。
用8來算,43*8=344個套路(43個經典種類)
這些套路包含了300個左右的魔術師的想法、思維、細節。
在沒有辦法取得本人的親自教學之下,完全無法量化自己是否真正理解這個「套路」。
最後就是用時間跟經驗去砸,看看是不是觀眾反應有比較好,好一點還會表演給觀眾看,差一點就是關門練習,甚至連攝影機都沒架過。
沒有針對性的回饋跟標準來確定是否學會,就無法精進。
無法精進,就無法了解是否真的建構起了足夠的心智表徵。(理解、表演魔術的能力),於是就沒有了基礎。
這還是很理想的情況,因為實際上不是每個人都只看World's Greatest Magic,還有N個道具、N本新舊書、N個線上串流教學⋯⋯
所以我認為應該換個方向來看魔術,就用創業的角度,我個人認為目前理想的學習法應該是:
1.有固定套路(程序)能學習,比如一球變四、三杯球、硬幣程序
2.這個套路有標準能鑑定「是否有學好、學對」(通常是老師幫忙看,或是懂的人幫忙看)
3.在確認學對的情況下,用自己的方式演繹這個套路
4.在1~3的過程中,透過跟教練老師的學習反饋,建立自己的心智表徵,也就是對於魔術的Sense。
5.運用你學到的Sense,建立屬於自己的表演作品。
第五步就像是「創業的拼圖」一樣,第五步是最困難且最花時間也同時需要最多技能的,而且幾乎缺一不可。
幸運的是到了第五步之前,其實已經有屬於自己演繹的作品了,所以這算是融合了兩者的優點。
為什麼會跟你談這些呢?
因為我知道大部分的人學魔術都是學一招算一招,
用鋼琴來比喻,就是學「小蜜蜂A」這首曲子,然後彈給別人聽,之後再學個差不多程度的「小蜜蜂B」曲子,再彈給別人聽。
可能稍微比較有想法的會去自學「卡農」這類比較進階的,然後再彈給身邊的人聽。
但問題是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老師」,都是自學「看書、看DVD、看線上課程」,來學習。可能卡農彈法彈錯了一輩子都不知道,而你的觀眾也聽不出來。
如果魔術是藝術,那麼我們就應該用更藝術一點的眼光來看待學習魔術這件事。
姑且不論大家學魔術的動機為何,很多人彈鋼琴也只是為了好玩(你身邊也許就有那種小時候學鋼琴但之後沒再繼續的朋友),但提供一條更完善的魔術學習、成長之路,我想對於把魔術當藝術這件事,是有利無弊的。
曾有網紅魔術師 雨群跟我聊天時說道:「徹達,你有想過為什麼魔術不能像街舞、音樂一樣變成一種『文化』嗎?」
「就像家長會讓小朋友到音樂教室學音樂,舞蹈教室學跳舞。但是在台灣,幾乎沒有聽過送小朋友到『魔術教室』學魔術,對吧?」
確實如此,也許魔術正是需要借鑒其他藝術的路,才能夠成長發展。
如果學魔術一直都在「學一招算一招」,然後不斷買道具、買DVD、買書,那其實比較像是把魔術當成「消遣娛樂」,而不是「藝術」。
當然啦,魔術本來就能當消遣,只是現在是「大家以為魔術只能這樣」,會寫這篇文章是想讓大家知道魔術作為藝術,還是有其他的可能性的。
我相信真心喜歡魔術的人,是會想要繼續前進成長的。
那麼,現在魔術並沒有像我前面所說的,有這麼完善的學習制度,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現階段,若真要說標準的話,只剩下魔術比賽有標準了。但這就相當於創業一樣,直接要人產出作品,其實這是不容易的。
以目前的狀況來說,試著停止買新的魔術道具、效果、書籍,開始把現有的東西學好,用自己的方式演繹,把自己表演的影片拍起來給魔術相關的朋友,或是前輩老師們看,
請他們給點意見,然後修正以後再表演,再拍一次,藉由這樣的過程也可以訓練出一些魔術的Sense。
我想這已經算是相對好的學習方式了,等到這樣學到最後,有朝一日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去比賽,鑑定一下自己的所學,也是不錯的。
不過未來,若是有機會,也許真的會有一個「專屬於魔術的鑑定標準」也說不定,如果真的有的話,就更能幫助所有想在魔術這條路上前進的人有個明確的方向了。
看完了這篇文章,我想你也可以了解為什麼最近搞怪魔術帽越來越不積極賣自己的產品了,因為這樣做並不是最佳的學習魔術方式,這也是我最近的體悟。
不過,搞怪魔術帽還是得有點經費才能持續經營,如果你想支持搞怪魔術帽未來的發展的話,我個人認為理論、觀念的內容還是值得學習的,你可以到這邊了解詳細:
https://hatemyhat.com/book
by 徹達 CHE TA
魔術雜談:魔術就像食物(談魔術學習與發展)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