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徹達 CHE TA 

別學舞台魔術,除非你知道這3件重要的事

0 Comments

最近的魔術教學文章都是偏向「近距離魔術」居多,

那麼就來點舞台魔術的相關文章「平衡一下」吧!

很多人可能學魔術一陣子之後,才知道「舞台魔術」這個領域

但實際上,不管是魔術比賽還是魔術大會,舞台魔術的關注度、競爭程度,都比近距離魔術來得高。(但魔術道具又不太一樣了,幾乎是近距離魔術的天下)
 
我個人是認為,只要是喜歡魔術的話,就兩種類型都接觸,你會發覺魔術其實有更多東西可以去挖掘。
 
近距離魔術資源非常多,不管是招式、書籍理論,你只要懂一點英文,就可以接觸到非常多資訊。
 
但相對,就容易變成「過度學術化」,也就是把魔術變成像是在撰寫、研究論文一樣。
 
這其實沒有不好,因為研究魔術也可以說是一門學問。
 
但大部分的人學魔術的目的應該都是以表演為主,所以多去接觸不同類型的魔術,你將會得到許多不同的想法。
 
像是Yu Ho Jin 跟 Lukas的表演,就有許多近距離魔術或是花式撲克才有的招式手法,他們將其應用之後得到更好的效果。
 
過去我曾參加過「魔術師李明」的研習會,也有提到「如果你是玩近距離為主,那你可以從舞台魔術得到靈感;相反如果你是玩舞台魔術為主,那麼你可以從近距離魔術中獲得靈感」
 
不管如何,接觸多種類型的魔術,幫助是很大的。


那我們先來談談「什麼是舞台魔術」吧!

最古早的魔術,是在街頭上,跟著「吞火」之類的街頭賣藝分類在一起,

但那是被認為是「不入流」的藝術,所以有一幅畫就是描述魔術師在街頭表演魔術,

實際上是要讓自己的同夥去偷東西的情況。

這可能就是當時魔術被人們所認知的形象,一種被當作偷竊的「錯誤引導」。



後來魔術這項表演藝術被現代魔術師之父 Robert Houdin帶入劇場

並且他也是第一個將「燕尾服魔術師」的形象帶給社會大眾的魔術師

在這之後的百年,魔術師的「刻板印象」就這麼被定下來了

但說實在,我認為這種刻板印象不是什麼壞事

至少人們對這類魔術師的印象是「高雅、紳士、神秘」

而不是什麼「把妹、油條、穿著古怪」的印象

我個人早期年輕時,也常常在身上帶一些有的沒的飾品,

自以為這樣看起來比較「有魔術感」,

但後來其實我覺得魔術表演的穿搭這件事完全是另一門學問⋯⋯

關於「魔術師的穿著」我們有機會可以再寫一篇文章來聊聊。



總之,「現代魔術」其實就是誕生於舞台、沙龍,是給「上流社會人士」觀賞的表演。

不過當時就我所知,所表演的魔術以現代魔術的分類,表演形式比較像是「廳堂魔術」

因為當時的時代背景限制,並沒有像現代這種「純搭配音樂、默劇式的舞台魔術表演」

所以仍然有許多講話、與觀眾互動的橋段。


但這應該就算是舞台魔術的原型了吧!

在這之後過了幾十年,Fred Kaps這樣的魔術大師在表演舞台魔術時,也是純粹默劇的方式,但是配樂不是用音響,而是現場演奏。

而到了現代,就是用音響直接放已經剪輯好的音樂了。

講了那麼多,學舞台魔術到底要先知道哪3件事呢?
 

1.舞台魔術的重點是「你」,不是魔術

學習、表演近距離魔術時,表演得不錯的話,基本上都會得到不錯的反應

但是如果你認為這是「你的功勞」的話,那其實只對一部分,

因為這時真正的重點是「魔術效果」

基本上換一個人來表演同樣魔術,只要演出也不差,得到的反應也會是差不多的。

甚至抄襲台詞在這裡也會管用,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知名魔術師的近距離表演台詞,

都被一些人抄去用。(我就看過有人這麼做,而且得到的反應也不差)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

有很多原因,但我個人的想法是

「因為近距離魔術效果過於強烈震撼(近距離看的關係),所以觀眾會很大程度忽略表演者的表演技巧,只要不要太差,都能有不錯的反應。」

也就是說,除非你是講話結巴、吞吞吐吐看起來又很沒自信

否則在觀眾眼裡,近距離魔術師大概只有兩種

A.很會表演,表演很好看的魔術師

B.表演很爛,根本不想理的⋯⋯會魔術的人

不管你是表演好幾年的魔術師,還是玩魔術一兩年,但滿有天份的厲害的魔術玩家

只要不要被觀眾發現,通常觀眾沒辦法「明顯分出高低」

他們可能會覺得「都很厲害,但是差距看起來沒那麼大」

當然啦,如果真的來像是Bill Malone這樣的魔術師的話,

差距一定會拉開,不過一般情況下,兩者界線是很模糊的。


說這麼多,就是因為這樣的情況,

導致很多人

「其實是受到魔術效果的庇蔭,但卻覺得是自己好像已經非常厲害」


這點,在舞台魔術上就行不通了

在舞台魔術上,觀眾可以很明顯感受到「表演者的表演術」

因為沒辦法說話(說話是一個很強烈的引導),

只能靠肢體、表情、動作來呈現你的表演技巧

這時反而「表演術好」的優勢會很明顯

你可以很明顯感受到,

一個表演術強的人表演一樣的招式,比表演術差的人好看許多

而且這個分級可以很明顯看出來。

因為能運用到的肢體多寡、表情的自然程度

其實這是人類天生就能夠判斷的,嬰兒剛出生不會說話,也聽不太懂,

所以只能先從大人們的肢體語言去觀察。

也因此「近距離魔術帶來的優勢」就沒有那麼明顯了,

所以學舞台魔術前,一定要知道,重點要放在「你」身上,而不是魔術,

這個你,其實就是在講「表演術、人格魅力」

2.舞台魔術學習曲線非常長,必須要有心理準備

近距離魔術最快多久學得會一招?快一點的可能五分鐘就能表演了

但是舞台魔術很多時候真的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不誇張,我到現在還在修改我的表演內容,

我從2011年開始,也已經七年了,都在修改同一套表演。

有的時候光是為了一個動作、橋段、效果,就可以想好幾天、好幾個月

這可能是沒做過的人很難想像的


如果是以新手來講,要組出一套「還行」的舞台魔術表演,

至少也要一個月的時間。(而且是每天都要花時間1~5個小時不等的時間練習、做道具)

所以如果沒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可能很容易就會放棄。


但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得呢?我個人是認為如果你真的喜歡魔術的話,這是值得的。

其實重點不是「舞台魔術」,而是有一套「自己的程序」

近距離、廳堂、心靈魔術、互動⋯⋯都可以,

只是對我而言,舞台魔術呈現的效果比較好,能發揮的空間也比較大。


我們一開始學魔術,多半都是學別人的招式、手法

但是當你能「有專屬於自己原創的流程演出」時,那就是另一個境界,

有人說,這樣才算是一個魔術師。

其實我滿認同的,因為真的獨創一套流程的過程,你會更理解魔術的本質,

也只有這樣,才能自稱魔術師而當之無愧。


3.舞台魔術是脫離舒適圈的行為


經由前面兩點的解釋,

其實可以把表演舞台魔術當成一種「脫離舒適圈」的行為

因為在過去,學魔術其實不用花什麼心力

我只要有錢,有時間

就可以去買教學、練習

而且練習一個手法,只要在鏡子面前,就能一個小時練好幾百次、千次

舞台魔術不同

你必須要先構想你的表演,之後還必須買桌子、衣服、做道具

等到全部都完成之後,才是地獄的開始而已

因為你必須要花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才能把東西都「準備好」

之後才開始練習,練習5~7分鐘後,你又必須要花半小時重新設定,才能開始下一次練習

通常我練習完一次以後,會馬上去看錄影,看看有什麼地方需要修正(近距離魔術幾乎不做這種事)

動作快一點的話,一小時練習5次大概已經是極限了(這還是你的表演很好準備的情況,我個人的表演極限應該一小時是3次)


看完以後,就知道為什麼這是「脫離舒適圈」的行為了吧

因為這跟一般魔術愛好者的練習方式、思考方式完全不同

一般學魔術的人想法是

「找招式 > 花時間練 > 去表演 > 得到反應,成就感,去學下一招」

但如果到了舞台魔術,會變成⋯⋯

「選主題 > 找自己的風格 > 找音樂 > 找招式 > 想招式 > 做道具、買衣服 > 道具做壞了重做 > 效果完成,開始準備練習 > 練習地獄 > 終於上台表演 > 繼續完善同一個程序」

此外,因為太多人在上面這段流程迷失了方向,所以真正上台表演時,演出也不是理想,

就會變成「花一大堆時間還得不到成就感」

完全是反人類的一種行為,也因此學習、表演舞台魔術的人才會相對少許多

不過換句話說,

這段歷程,其實不只是在磨練你的「魔術」而已,同時也是磨練你的對人生事物的心態,

我認為幫助很大。

所以,如果你喜歡魔術,又想要自我成長的話,真的可以挑戰舞台魔術這條路,你會收穫很多。



OK,以上就是這次學舞台魔術之前要知道的3件重要的事


如果你先知道了這些事之後,想要繼續挑戰舞台魔術,相對心態上會準備比較完善。

也比較不容易有放棄,或是只上一次舞台便不想要繼續的情況發生了。

About the author 

徹達 CHE TA

陳徹達 - 搞怪魔術帽創辦人,第一位將魔術結合網路行銷,在網路上教授魔術的華人魔術師。詳情請點擊上方「關於我」暸解更多。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