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徹達 CHE TA 

Our Magic 《魔術師的魔術:談魔術實作》心得Review

0 Comments

搞怪魔術帽獨家翻譯出版的《魔術師的魔術》系列書籍,迎來了下冊!


上冊主要講解的是魔術藝術與理論,下冊則是實際的應用,也就是「魔術實作」的部分。作為下冊的註解與校閱,我反覆閱讀本書,得到了一些心得,想在這邊跟大家分享。如果你對於「魔術歷史中最頂級的書籍之一」有興趣的話,記得別錯過囉!


✹ 關於《魔術師的魔術:談魔術實作》

《Our Magic》原文版共分為三個部分。


繁體中文版上冊《魔術師的魔術:談魔術藝術與其理論》為第一與第二部分,主要探討魔術表演理論的部分;下冊《魔術師的魔術:談魔術實作》為第三部分,主要以實際的招式流程來應證其中的理論,主要由大衛・德文特(David Devant)負責,他在書中分享了12個自己實際在表演中的流程。


市面上大多的翻譯版本,皆無包含第三部分(例如:日文版與韓文版),因此下冊《魔術師的魔術:談魔術實作》目前是亞洲唯一獨家翻譯,關於這中間的心路歷程可參考這篇文章:

► Our Magic《魔術師的魔術》出版心路歷程

https://hatemyhat.com/our-magic-publish/


簡而言之,這應該是第三部分首次出現在亞洲魔術師的眼中,我們能藉此一探百年前的魔術師是如何創作、表演的,真的會像電影《頂尖對決》一般嗎?這本書將替你解答。


✹ 大衛・德文特(David Devant)是誰?

大衛・德文特(David Devant)以他細膩且幽默的表演著稱,被譽為當之無愧的英國魔術大師,曾被比喻「當時他在英國,就如同大衛・考柏菲(David Copperfield)現今在魔術圈的地位」。


魔術歷史學家吉姆.史岱邁爾(Jim Steinmeyer)曾說「現今二十世紀,德文特是英格蘭,甚至可說是全世界最偉大的魔術師。」


以下引用自本書的註解63:「德文特作為英國魔術大師,在倫敦乃至於整個英國的地位都非常之高,他曾經被邀請到英國各地表演,還被倫敦的魔術師雜誌編輯暨魔術商、魔術師威爾‧高斯頓(Will Goldston)挽留寫道:「留在英國的魔術之家吧,我們倫敦的魔術師比一般其他地方的觀眾更有鑑別力。對我們來說,德文特先生,你是為我們而存在的,而不是為了他們。」到了這麼誇張的地步,所以我想作為英國的一位標誌性魔術大師,使用英國國旗表演則不言而喻了。威爾所述摘自《藏起大象》(暫譯)Hiding the Elephant by Jim Steinmeyer 2004。」


關於德文特的幽默,雖然不能確定以下台詞是否是他原創,但可以確定這台詞百年前已經在他的表演中出現:「在請你拿著袋子,如果可以,請保持這個動作大約45分鐘。」


當然這是一句玩笑話,我想有商演經驗的魔術師或多或少都用過這台詞,但應該沒想到100年前就已經出現「英文版」了吧!當然,除此還有許多有趣的台詞,等待著讀者們去挖掘。


✹ 19世紀的魔術風格

下冊《魔術師的魔術:談魔術實作》教學的流程中包含台詞、原理、細節,讀者可以從感受19世紀的魔術表演風格。


其實以前的表演風格跟現在並沒有非常巨大的差距,但是可以從文字中感受到當時魔術師強烈的紳士感,因當時最「潮流」的表演風格便是紳士風格,要是在那時又穿回巫師長袍,可是會被說趕不上時代的呢!


不過有趣的是,這個風格比起巫師長袍那般裝神弄鬼的風格來說,更能承受得著時代的考驗,這種由羅伯特・烏當(Robert Houdin)等人發揚光大的風格,可以說即便放到現代也不過時。


✹ 書中招式介紹

在這邊列出12個魔術的基本效果介紹,可以發現其實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多元,從互動到手法到中型幻術都有。
▎《紙牌魔術——三角形幻術》
讓兩位觀眾心裡想的牌消失,出現在第三位觀眾手中的牌。
▎《一球變四——倍增幻術》
一球變四的流程,用到了撞球與雞蛋,包含有台詞與無台詞版本的表演。
▎《數字——簡單加法》
讓三位觀眾字選數字之後加總,數字被魔術師預言中,之後每個數字代表的卡片會自動從洗過的牌堆中浮起。
▎《借來的手錶——遺忘的客人》
將觀眾的手錶變不見,出現在另一位觀眾的外套中的兔子上的脖子上。(你沒看錯。)
▎《借來的手帕——教觀眾變魔術》
將觀眾的手帕分裂成一堆紗布,之後搓揉後變成檸檬,檸檬切開裡面出現觀眾的手帕,之後又進行了一連串的變化與復原。
▎《鈴鐺——歸巢鈴聲》
不同顏色鈴鐺,隨著觀眾的指定順序,從手中消失,陸續出現在舞台中央的擺飾。
▎《國旗——國家代表色》
將報紙搓揉之後將其點燃,之後變出兩支有國旗的大旗幟。
▎《酒、牛奶與三個花瓶》
將酒跟牛奶混合後,瞬間復原變成旗子。
▎《兔子、球、帽子與銀球》
讓觀眾檢查帽子後,從中變出實心大鐵球,再把球在帽中變成兔子,原本在桌上的蠟燭則變成了球。
▎《魚與文字——受過教育的魚》
讓水缸中的魚經由魔術師的呼喚,拼出英文單字。
▎《鴿子、老鼠——難以相信的事實》
將兩隻鴿子放在兩頂草帽中間,把鴿子變成老鼠,接著那兩隻鴿子會在原本的鳥籠中出現。
▎《金絲雀、標靶——鳳凰現身》
將金絲雀放進紙袋中,紙袋放在靶心前,開槍後紙袋燃燒不見,靶心變成鳥籠,金絲雀完好無損在鳥籠中。


✹ 額外的歷史故事

書中出現了不少跟當時流行的魔術以及魔術師,其中也衍伸出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像是作者兩人相當讚賞一名叫做歐文・克拉克(Owen Clark)的魔術師,更甚於尼爾森・唐斯(Nelson Downs),是的,Downs Palm的那個Downs。


關於歐文其實有一連串的故事,我在查詢文獻資料後以額外章節方式呈現。


✹ 現代魔術師如何應用本書內容?

我想大部分的讀者最關心的應該是「讀了這本書之後該如何應用在自己的表演中」?
又或者換句話說「現代魔術師如何應用本書內容?」
我個人認為可以從三個面向來應用:


▎原理面
書中有部分機關屬於完全客製化,如果有道具製作的技術經驗的話,可以試著去複製。若沒有道具製作經驗也可以應用其原理,像是演桌的暗門、衣服的暗袋應用等等。


▎流程面
可以參考書中的流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魔術。我最喜歡的流程是《兔子、球、帽子與銀球》,因為它完全可以用現代的技術重現,即便不表演兔子,你也可以從中學到許多魔術流程的安排細節。


以魔術教學來說完整分享表演台詞的並不多,本書不但大部分的流程都附有台詞,許多台詞的應用也值得一看,德文特常常會在讓觀眾操作道具的過程中,用幽默的台詞讓全場觀眾大笑。雖然並不能夠完全參考(有時是英文雙關的台詞),但你可以了解到一套魔術表演中,哪些地方適合加入這類台詞。


▎心態面
書中的表演內容其實跟電影《頂尖對決》有一相似之處,便是他們都會為了一個流程精心設計各個細節。相較於現代講求Pack Small , Play Big.,當時更講求的是「如何呈現魔術的神秘感」,即便我們不像德文特一樣,擁有完整的劇院可以表演,但可以從中學習他們對於魔術追求的精神。


✹ 讀後心得

我們在現代常常會認為「魔術進步得很快,很多魔術都已經過時了。」
確實,有些魔術是過時了,但其精神永垂不朽。更不用說,書中也有神奇度超越現代魔術的作品,而其中至少一半以上的原理,至今主流魔術表演仍然在使用。


畢竟魔術是「欺騙人類大腦的藝術」,這百年來人類基因並沒有顯著變化,因此,古老的魔術仍然能夠產生同樣的效果,甚至可能在現代社會中更加突出,因為人們對於不尋常體驗的渴望是永恆的。


我想,每個人看完,都將會有各自不同的體悟,你也可以帶著不同的問題來看這本書。
如果,你想了解過去的魔術大師,是如何風靡整個時代;
如果,你想知道古老的魔術為何會如此迷人;
如果,你想學習當代魔術大師數十年的經驗;
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這本書被奉為頂級讀物⋯⋯


翻開《魔術師的魔術》,內維爾與德文特將會用他們寄宿在文字中的「魔法」,回答這些問題。


最後,關於《魔術師的魔術》的最新出版相關訊息,記得密切關注我們囉!

About the author 

徹達 CHE TA

陳徹達 - 搞怪魔術帽創辦人,第一位將魔術結合網路行銷,在網路上教授魔術的華人魔術師。詳情請點擊上方「關於我」暸解更多。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