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魔幻之夜,在現今的大學魔術社生態中,已經越來越稀有,
也越來越少人知道「該如何舉辦一場成果展」,
甚至也有「大學魔術社一定要辦成果展嗎?」的聲音,
關於這個議題,我在《學魔術一定要加入社團嗎?為什麼大學魔術社要有成果展?》
這篇文章有深入探討,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簡單來講如果關心台灣魔術圈的發展,那麼社團與成果展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本系列為長篇系列文,有興趣可以點擊其他篇章:
《魔術成果展、魔幻之夜,怎麼辦? 《魔夜實戰班》心得 (上集)》本篇文章
《魔術成果展、魔幻之夜,怎麼辦? 《魔夜實戰班》心得 (中集)》
[fblike]
如果覺得文章內容不錯的話,就按個讚、分享、留言吧!
在3月初的時候,
我帶著學生們北上參加RIC(富有創意有限公司)所舉辦的「魔夜實戰班」
這個實戰班的目的是為了要讓更多學校能夠舉辦成果發表會,
在目前成發越來越少的情況之下,有這樣的願景我認為是非常好的。
OK,那麼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各個我有上課的講師們所教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首先第一堂課是由呂宜倫老師所帶來的「如何魔夜:舞台準備篇」
我認為這堂課對新手而言會很有幫助,
因為這堂課深入淺出,從基本的道具介紹、夾器、如何學手法、如何有效練習、常見錯誤、服裝挑選等
都有教學到,並且也教了學長姐們「如何讓學弟妹想上舞台」的方法。
甚至連「如果學長姐不想辦魔夜,要怎麼辦」這種方法都有解答(而且我認為是絕對可行的,我帶的社團方法就有點類似這樣)
其實我認為上台就跟做很多事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只有「想不想」沒有「行不行」
是想上台才有程序,而不是有程序才想上台
如果講到魔術比賽,也是一樣的道理
是因為「想比賽」才會有程序,而不是有了「可以比賽的程序」才「想比賽」。
除了少部分例外,通常都是如此的,
讓我想到「大事」曾經也有講到一個觀念
「程序都是在比賽報名後才開始生的」
依照我的經驗也確實如此,很多時候都必須要有Deadline(期限)才能夠完成一些比較困難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
《我有說過「我們不應該看書學魔術」嗎?淺談學習魔術的盲點》以及《為什麼我不看書學魔術?如果真要看書學魔術,該怎麼學?》、《我在學魔術的路上最失敗的5個選擇》等文章中強調目的、目標的重要性。
沒有壓力就沒有成長,不過壓力也不能太超過,不然就會讓人想擺爛了。
這堂課所教的內容,如果社團真的確實去執行的話,要讓學生有基本的舞台魔術程序,是有可能的。
當然啦,實際上社團的運作還會有很多有的沒的大小問題,但這堂課作為一個基礎,我認為非常好。
下面簡單分享幾個我的筆記:
1.想上台才有程序,問學弟:「先不要管做不做得到,你想不想上台?」
這個觀念跟我之前在創業演講的時候很類似,
我常常會在演講時跟學生說「如果你的生涯規劃,是念研究所然後找個工作,那你可以問自己,如果所有事情都能達到完美的狀況下,你可以創業成功、也能考研究所成功、也能考公職成功,你還會做一樣的選擇嗎?」
做事時,「意願」的重要性,遠遠大於「資源、能力」。
2.帶學弟妹去看魔夜之後,七天內挑好服裝。
就跟我之前在《搶救舞台魔術大作戰》電子書中提到的觀念很像,
我也是主張讓學生趕快先買好衣服跟演桌,讓他們「無法反悔」XD
3.不會抓重點的學生(學不會基本手法),一次只幫他們調整一個動作
其實這個是我問的問題,因為最近有個學生,基本出牌手法搞了好幾個月還是不行,
怎麼教都教不會,讓我很頭痛,所以我就問了這個問題。
得到的答案就是「一次只調整一個動作」,因為一次教他們「完整的手法」,他們學不會
教三個動作只記得一個,當然亂七八糟,所以一次一個,慢慢來。
後來我使用了這個方法,加上我無數的耐心,這位學生總算進步了一些。
呂宜倫老師的課程深入淺出,非常有幫助,
不過課程中也常常提到「老師」的重要性,確實以要辦成果展這件事來說,
特別是準備表演的部分,如果全部交由學長姐來辦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
1.學長姐實力不夠,但卻倚老賣老,導致學弟妹跟學長姐之間的關係出現裂痕。
2.通常學長姐不知道為什麼會很愛用罵的、逼的(其實我以前也是,因為不懂怎麼教人。),但沒有老師去當一個客觀的仲裁、指導,會導致跟第一點一樣,跟學弟妹之間出現裂痕。
3.學弟妹被逼到最後不喜歡魔術了。(這點我聽過非常多例子,我認為最大的原因就是學長姐們不太會掌控教導的分寸,不懂得適時的陪伴與鼓勵,光是用嘴巴來修程序、講魔術是不夠的。)
4.學長姐其實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其實只是硬逼學弟妹砸時間組程序。如果沒老師指導的話,這個是一定會經歷的階段,因為過去的我在沒資源的時候,也只能這樣做。
所以,即使有好的方法,也必須要有有經驗的人帶領,才能發揮功效。
「舞台魔術:一球變四」 鄭昱煒
接著我上了好友鄭昱煒的課,
球可以說是我最推薦的舞台魔術入門素材,
因為它入門簡單,但卻又有很多進階的玩法跟變化,
不管是配合道具或是其它素材,都能玩出很多花樣。
鄭昱煒老師的做法,便是將球結合光,玩出了許多具有創意的效果、手法。
想當初在奇克斯時,一起練習時聽到他在玩這個,研究了老半天後他跟我說
「這個手法真的靠X難,必須要單手變OO同時做XX手法,所以會常常失誤。」
那時我心裡想「這樣這招應該就很難練起來了吧。」
結果他卻練起來了(!?),只能說對於手法方面的能力以及練習的自律,他是我看過最認真的人。
鄭昱煒老師的課程,一樣也設計得深入淺出,實際上他原本是想教比較進階的,
後來才聽說上課的學生幾乎都是新手,所以他降低難度重新教起。
整堂課上起來,
除了了解了球的知識,也學到了像是
1.拿球的手勢、變出球的手勢
2.許多人常犯的錯誤,包括夾器的設定,球的手法操作。
3.許許多多的細節操作
我個人覺得無限球是我受用最多的,
因為老師做了許多細節是以前我也沒注意到的。
要讓一個無限球做得像,需要顧到很多小地方。
最後因為時間的關係,手法教不完XD
不過老師還是盡可能教了大部分的手法,
最後的部分讓學生們私底下來問,這時就讓我看到了學生們的熱情了
居然真的跑去圍著老師請教其他沒有教到的手法,真是令人感到欣慰。
鄭昱煒老師這堂課,主要適合新手,老手可能手法已經都學會,
不過除了手法外,老師也有分享一些球的相關道具,這些道具其實製作都不難,但效果都很好。
老手主要能獲益的地方就是這些細節的部分,但我認為光這些細節也夠值得了,
因為這些細節都是能夠讓你從
「會變魔術」晉升成「會表演魔術」
當然這都是單招而已,要會表演整套魔術,你就必須要更了解自己的表演程序。
關於球如果想要看到更多其他資源,可以參考:
《ARTIST by Lukas Review 李錡石的藝術 評測》
接著剩下兩堂課分別是施裕淳與吳昌翰兩位老師的課,
不過礙於篇幅,我們就下篇文章再談囉!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的話,可以幫忙按讚分享,這樣就能讓更多人看到這篇文章囉!
另外,你也有參加這場活動嗎?有的話也歡迎在底下分享心得喔!(像是CD、扇子、雨傘、互動魔術等課我就沒上到,歡迎大家多補充喔!)